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学校规划 >> 正文

潍坊科技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发布者:王文国 [发表时间]:2020-07-13 [来源]: [浏览次数]:

 

潍坊科技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山东省建成人力资源强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更是我校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以质量著称的应用型特色名校的重要时期。为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回顾与总结

(一)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学校以“建设应用型特色名校,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实施内涵发展、特色提升两大战略,深入推进质量提升、科研突破、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文化校园、服务优化“六大工程”,扎实推进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基本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1.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不断提升

截至2015年底,我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6964人,折合在校生18279.6人,生师比17.31:1。普通本科在校生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本专科在校生比例由2010年的18.34变为2015年的1:1.21。学校普通本专科录取分数逐步提高,生源质量不断提升。

2.实施队伍建设工程,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截至2015年底,学校教职工1729人,其中,专任教师10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323人,占31.4%;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707人,占68.64%;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或任职经历的双师型教师312人,占30.29%;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齐鲁名师2人,山东省首席技师3人,“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齐鲁巾帼发明家2人。

3.重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业和课程建设不断加强

增设了12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达到26个,专科专业达到41个,涵盖工学、农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园艺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农业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了软件技术、园艺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了车辆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园艺等4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类、信息技术类、环境化工类3个优势学科专业群。新增7项省级教改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建设了14门省级精品课程。

4.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动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建立了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个市级重点学科实验室。与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技能大赛和学科竞赛获特等奖、一等奖20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5.学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严管细导、严父慈母”的学生管理模式,落实“三包靠”制度,构建起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整合了多个职能部门设立了大学生事务部,构建起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学生工作平台,实行“一站式”服务和“首接负责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实施文化校园工程,不断加强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确定了校风、教风、学风、校旗、校徽、校歌,出版了《校志》,建设了校史馆,打造了校园中轴线文化景观带。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承办了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研讨会、山东高校博士服务蓝黄战略研讨会、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中美排球对抗赛等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大型赛事。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全国先进楹联教育基地、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6.科研平台建设不断加强,科研水平与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建设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工程研究院,并与山东大学合作建立了济南分院。建立了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两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在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承建了1万平方米的展厅,建立了110亩的蔬菜花卉新品种繁育基地。在生物组培、良种繁育、蔬菜病虫害防治、软件研发、精细化工等方面积极开展应用研究。自主选育了15个蔬菜花卉新品种并通过省级鉴定。编写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系列丛书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建设工程体系图书”。承担课题3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论文3411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157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85篇;出版著作、教材342部;获国家专利1047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36项,实现了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突破。

7.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对外合作与交流逐步拓展

与韩国东西大学、水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教师,选派了12名教师赴韩攻读博士学位。与泰国博仁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硕士培养、专科起点本硕连读课程等项目。与英国伍斯特大学签订了专升硕项目合作协议。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签署中德教育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与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聘请外籍教师近百人次来学校任教,印度籍教师巴苏获国家友谊奖,5名外籍教师获齐鲁友谊奖、山东省外国文教专家教学奖。

8.学校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后勤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修订完善了学校规章制度,编印了《潍坊科技学院规章制度汇编》《潍坊科技学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深入推进校务公开,每年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认真落实教代会提案。调整优化行政机构设置,落实“四项管理”制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深化校院二级管理,积极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初步建立了层次清晰、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建了综合服务楼,新建改建了2个塑胶运动场,建设了学校专家公寓、教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完善了校园路网。全面推进校园“一卡通”工程。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餐厅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不断加强绿化美化,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56%。学校被评为山东省高校餐饮服务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优秀单位。

9.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实力持续增强

“十二五”期间,建设了汽车机械实训中心、教师教育学院楼、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工程研究院等教学科研用房及3栋学生公寓楼、1栋学生餐厅。截至2015年底,学校占地面积1951亩,校舍建筑面积64.8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690万元,纸质图书122.68万册,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12.18台,百名学生配备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123.04个。软件园作为师生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基地的功能日益完善,成为学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截至2015年底,入园企业达到120家,学校学生创业企业达到22家。软件园被确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10.成教培训持续发展,校办企业运营更加规范

成了首家山东省创业创新学院。成教培训类型不断增加,服务社会的能力日益增强,共完成各类培训、继续教育和考试鉴定13万多人次。勤工俭学效益不断提高,学校被评为全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深入推进校办企业股份制改革,组建成立了山东飞翔软件产业集团。学校建筑安装公司成为国家建筑安装施工总承包壹级企业,山东环球软件公司成为通过国家双软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司成为省级电子商务企业,有力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增强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1. 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高水平学科专业领军人才不足

学校教师总量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存在结构性不平衡问题。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年轻教师偏多,35岁及以下的年轻教师所占比例为39.42%。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正高级职称教师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82%。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在专业间分布不平衡。博士学位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3.59%,且在专业间分布不平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不足。在业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偏少。部分学科、专业缺乏高水平的带头人,制约了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研究方向稳定、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学和科研团队数量偏少,还没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团队,制约了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新办专业基础比较薄弱

本科专业数量较少,专科专业比重偏大,专业层次结构亟需优化;所设26个本科专业涉及16个专业大类,专业跨度较大,专业间支撑度不够高;优势、特色专业偏少,亟需加强建设。在新专业建设中,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部分新办专业学科基础偏弱,发展思路不够清晰,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差距。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够深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校企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确立,突出实战和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受观念和政策的双重影响,实验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实践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少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完成方式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性不强,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监控不够深入,教学质量监控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教学质量监控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精细化监控程度不高。

4.办学特色不够鲜明,缺乏标志性成果和重大项目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不够突出,措施不够完善,成效不够显著,还没有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还没有省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成效。教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的获奖层次、获奖级别较低,还没有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高级别研究项目数量太少,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社会服务项目还有待进一步增加。

5.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

学校地处县域,缺乏省市级财政投入。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在校舍建设、软件园建设、科研院所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学校银行贷款不断增多,财务压力较大。未来几年,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仍需要较大数额的资金。办学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与学校的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我校内涵建设与软实力的提升期、各项改革与创新的深化期、建设以质量著称的应用型特色名校的关键期。学校正面临着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凸显,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重塑中国经济动力的关键所在,这都要求必须抓住创新驱动这一核心。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国家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人才、根子在科技创新,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成为新常态的有力支撑和坚定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迈向普及化阶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和“被动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国家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快转型发展,成为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新机遇、新任务、新挑战。

山东省正在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正朝着“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跨越”的“两个率先、两个跨越”总体目标迈进。同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区域重点带动战略的实施,打造山东经济升级版、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校所在区域已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发展,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主导产业;服务业在现代物流、商务会展、金融、旅游等方面加快发展;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大农业转型。产业的转型调整升级需要与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特别是需要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为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带来了优越的外部环境。

第二部分 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生为本,适合的教育”核心理念,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为保障,深入实施“内涵发展、特色提升、制度管理、和谐校园”治校方略,努力建设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质量著称的应用型特色名校,全面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二、发展思路

1.坚持改革创新,内涵发展。必须立足“学校地处县域、由县级政府举办、属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校情,按照建设应用型特色名校的总目标,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改革,注重质量优先、内涵发展,进一步落实应用型办学定位,推动学校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制度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科学、更可持续的发展。

2.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立足学生实际,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主动发展、成才成功。

3.坚持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坚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服务、支撑、引领区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形成与潍坊、蓝黄两区、山东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努力将学校建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

4.坚持开放办学,特色发展。要以战略思维、前瞻眼光、国际视野谋划学校发展。用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不断丰富开放办学内涵,努力提高开放办学水平。实现与驻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研发组织等社会用户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的实质性合作办学,多途径吸纳国内外优质办学资源来促进学校发展。立足校情和自身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完善特色管理机制,建设特色学科专业,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越。

三、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高效适合的管理体制机制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和优势比较突出,到2020年,力争把学校初步建成综合实力位居山东省内同类高校前列,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质量著称的应用型特色名校。

学校类型定位: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逐步控制专科教育规模,适时开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培育工学优势,突出农学特色,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社会急需的学科专业,实现工学、农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定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职业素养优良、实践能力突出、发展潜力较大,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潍坊,面向山东,辐射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具体目标

办学规模:积极增加本科生招生计划,减少专科生招生计划,到2020年底,力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0000人,其中本科生13000人,占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的65%。同时,配合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的改革试点工作,每年保持1000人的五年制大专招生计划。

学科建设:围绕国家、山东省和蓝黄两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区域经济尤其是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按照“工学为优势、农学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定位,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强优势学科专业群建设,完善与地方行业产业紧密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到2020年底,力争建成1-2个省级重点学科,力争成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专业设置: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落实专业准入、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积极设置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有计划地缩减专科专业。到2020年底,本科专业数量达到40个左右,新增10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实现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突破。

课程与教材建设: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凝练核心课程,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提高课程质量,形成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批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选用高质量适用教材,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加强校本教材建设,重点培育50部反映学科优势、专业和地方特色的高质量自编教材。

人才培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建2-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立项15-20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得6-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学生获全国、山东省各类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奖项2000项以上,其中一等奖不少于100项;获国家专利10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20项;公开发表论文400篇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并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师资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教职工总数控制在2000人以内,专任教师数量达到1300人左右,其中为本科生上课的专任教师达到80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4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5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80%;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比例达到35%,其中,正高职称教师达到100人。引进5-8名在国内有较高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培育8-10个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2-20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25-30名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培育20-30名校级教学名师,2-3名省级教学名师,8-10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科学研究: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0项;教师获国家发明专利80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5-20项,市级科研成果奖120项,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零的突破;到2020年,每年纵向、横向科研经费总额达到5000万元。

产学研结合:加强产学研用平台建设,建成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市级科研平台10个左右。新增实验、实训室(含校企共建实验、实训室)20-30个。新培育并鉴定蔬菜、花卉新品种25-30个。科研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推广、科技服务等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3000万元。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德国、荷兰、韩国、泰国等高校的合作,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德国高校合作成立中德汽车学院,与荷兰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成立中荷农业科技研究院。每年选派30名左右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德国、荷兰、新加坡等国高校培训、进修。加强与台湾、香港高校的合作交流,扩大教师互派、学生互换规模。每年派出100名以上留学生。每年引进和聘请30名以上外籍教师及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讲学。积极招收国外留学生来校学习。

教育资源建设:不断拓宽收入来源渠道,扩充壮大学校资源实力,实现学校总体收入在年均3.9亿元基础上稳步增长。办学经费优先投入教学,保证用于教学的资源配置投入逐年增加。到2020年底,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不低于1.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不少于160万册,电子图书不少于60万册,建立和使用更加先进的电子期刊数据库,学校总体年收入达到5亿元,学校的教学科研资源配置和办学条件达到全省同类高校先进水平。

校园建设:建设好五专部新校区,2017年年底投入使用。新校区按照非营利性混合所有制学校性质实施办学,实行独立法人、独立校园、独立财务、独立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新建高层学生公寓,实现学生住宿每间4人、6人的目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建成先进实用的智慧校园。努力培育应用型本科校园文化,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办学空间格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文体活动场地与设施。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建成品位较高的绿色校园。

软件园发展:软件园经营实现盈利且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力争成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电子商务基地、国家文化产业基地。扶持3-5家有实力的公司上市。到2020年底,园区企业规模稳定在200家左右,年产值达到10亿元,年税收达到600万元以上。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企业稳定在100家左右,成功孵化企业20家以上。

成教培训和校办产业:拓宽各类成教培训领域,提高成教培训层次,增加成教培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有校办企业全面实现现代企业管理和运营,根据需要适当增设效益好的企业。到2020年,校办企业和各类成教培训缴纳给学校的年均收益不低于2000万元。

第三部分 主要发展任务

一、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1.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国家质量标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认真修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行学分制。2016年暑期开学后使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各专业分方向培养,学分降到170分左右。逐步建立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教学、课外创新创业活动、科技竞赛等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实施学分制、弹性学制,推进主辅修制、双学位制。重视校地合作育人机制探索,深化合作办学试点,启动“第二校园经历”计划,形成学校为主、社会参与、充满活力、充分开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有行业背景的优势专业,如化工、软件、汽车、机械等,积极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充分发挥软件园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园作用,继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形成创新人才培养品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提高实践课比重,工、农、理类专业实践学分比例达到33%以上,人文社科类专业达到25%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开展大学生训练计划,完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机制,构建切实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培养。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深入开展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确保合理制定教学方案,精心制定好实习实训计划。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保证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把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改善实验室条件,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加强实验教学管理。进一步改革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办法,加强选题指导、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引导学生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3.创新学生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创新学生学业服务、生活服务、帮困服务、管理服务、信息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和创业就业服务等机制,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选拔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中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为每个班级配备专业班主任。改革学生干部选拔、任用办法,真正建立一支能发挥表率作用、为学生服务、受学生欢迎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培训学校和学生干部培训学校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学生会、社团建设,特别是专业社团建设,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不断规范学生自治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风建设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资助服务功能,促进教育公平。拓宽学生社会实践渠道,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增强实践活动效果,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全体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让干部和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担当教育。加强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开好学生真正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互联网+学生工作”平台,打造思政教育网站集群,统筹推进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建好学生喜闻乐见的“微阵地”,实施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强化网络教育引领,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进一步发挥好大学生事务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全面的服务。

5.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对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学院作用,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开展以赛促学。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学科竞赛、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

6.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学校督评与质量管理办公室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实现教学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加强校、院两级质量监控队伍建设,使人员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充实教学督导队伍,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实践教学要求,聘请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工科专业人员,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工程师加入督导队伍;聘请校内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退休教授、干部担任兼职教学督导员。组织教学质量监控人员到省内外高校学习交流、挂职锻炼,提高监控人员的业务水平。组织教学质量监控人员深入教学工作一线调研,准确把握教师教学状况和学生学习状况。重视质量文化建设,完善自我评估制度。营造和谐的质量文化氛围,促使广大师生自觉发扬“让认真成为品质”的优良校风,在教学、工作、生活中自觉践行认真的品质,使质量意识真正内化为全体师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重视教育质量的制度化建设,按照“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建立常态化自我评估制度。探索建立科学完善的学生评教机制和教师教学质量绩效评价体系,以学生评教为主体,注重督导、同行、领导评教。构建由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共同构成的完整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以内部评价作为质量保障的基础,同时重视外部评价。完善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统计与公布机制,建立学校教学质量年度公布制度。完善并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和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注重反馈结果的运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二、加强学科建设,积极申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模式。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与管理专家参与学科建设咨询、论证和评估,成立学校学科建设办公室,落实学科建设责任制。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建立需求导向、学校支持和教师研究相结合、自由宽松的学科管理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人员和绩效共享。构建学科建设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强化目标和任务的管理考核,提高学科建设效能。

2.优化学科结构。密切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实现学科链与产业链对接。紧扣应用型特色名校的办学定位,顺应学科发展趋势,以应用型学科为发展重点,围绕区域新兴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以优势学科专业群建设为目标,发挥学科群的系统功能,努力建立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3.打造特色学科。加大重点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各层次重点学科在人才引进与培养、学科平台建设与维护、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学位点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围绕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依托生物工程研发中心、蓝工院、软件园等平台,在政策、资源、人才等方面给予保证和倾斜,力争在农学、工学等领域创建省级重点学科。推进重点学科与其它教育科研资源的集成融合,提高重点学科在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贡献度。充分发挥重点学科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4.建好学科队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积极争取人才引进的主动权,加大经费投入,通过人才兼职、合作研究、技术指导等多种途径,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急需的学科带头人。以重点学科为平台,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加大向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倾斜力度,培养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核心的学术梯队。建立开放课题制度和客座研究制度,有计划地聘请或引进国内外一流专家及其团队来校参与重点学科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评价、职称评聘、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

5.积极申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分管校领导牵头,成立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申硕工作办公室。认真学习研究专业硕士授权单位申报的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申请列为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相关主要学科、专业的指标体系,明确学位点立项建设任务,制订专业硕士学位学科点建设规划,强化组织,强化投入,强化落实,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成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三、强化专业特色,构建专业建设平台

1.优化专业布局。完善新上专业论证申报制度,新上专业必须要开展充分的调研论证。争取每年新上3个本科专业。以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契机,以促进资源共享和搭建新的人才培养平台为目标,加强对学校现有专业的评估和预测,及时调整社会需求疲弱、招生困难、学科成长性不强的专业招生计划。通过专业合并重组,优化专业结构,保证教师、设备、场馆等资源的最大利用。紧密跟踪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瞄准区域急需开展前瞻布局,依托区域主导产业需要培育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

2.注重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专业建设评估制度,着力提升专业建设管理水平。构建由质量标准系统、信息搜集系统、分析评估系统、反馈调控系统构成的专业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新设专业的建设水平,着力加强新专业的条件建设,深化新专业教学改革。深入行业、企业调查研究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厘清发展思路,找准特色培育点,加强内涵建设。依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山东省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等平台,抓好特色专业建设。

3.加强课程建设。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按照明确要素标准、落实建设责任、加强保障措施、突出标志成果、强化过程监控的要求,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比例结构。积极扶持全校选修课的开设,建立选修课激励评价机制,建设选修课超市。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逐步做到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进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大力加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促进资源共享。

四、努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研水平

1.培育高层次项目和成果。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高层次科技和社科项目成果培育计划。整合学术资源,鼓励学科交叉、渗透和联合,拓展研究空间和手段,建立高水平的创新型研究方向。改革完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配套资助制度,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和奖励力度,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予以重奖。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及其他高校的合作,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学校科研水平,促进教育教学。

2.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制定科研平台建设计划,支持省、市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合作共建的科研平台建设;围绕现代农业、机械电子、化工环测、软件研发等方向积极建设区位优势明显的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建设山东大学新材料寿光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新能源寿光研究中心等8个产学研平台,争取引入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防水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高水平产学研平台。以重点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为主,充分发挥生物工程研发中心、蓝工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究机构的作用,产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成果。主办出版具有正式刊号的学术期刊,进一步提高办刊层次、质量和影响。

3.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深化产学研合作,努力将科学研究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学校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深化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的合作,建设蓝工院青岛分院。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着力研究开发有可能产业化的项目。研究制订促进科研成果(专利)转化的政策,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应用科技成果(专利)的转化率。围绕蓝黄“两区”国家战略以及地方现代产业发展需要,依托环球软件公司、潍科软件公司、山东教育软件研发推广中心等校办企业,加快行业应用软件、数字媒体软件研发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依托生物工程研发中心、潍科种业公司,加快蔬菜花卉新品种的产业化,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善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体系,建立高校教授博士+本地农技推广人员+本地经营主体的“1+1+N”合作推广机制,加快蔬菜新品种培育、水产养殖、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的推广应用。

4.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建立引资与引智同步推进机制,强化招商引资政策与引进人才政策的叠加共振,依托学校和软件园科研平台,以招商项目为载体引进领军人才和团队。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引进具有学科带头人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建立应用型科研团队。积极引导和选派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学习进修,支持学术骨干参与国内外合作研究,参加国内外学术组织和重要学术会议。积极探索“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模式,组建一批结构合理、研究实力较强的创新团队。

五、建设结构优化、素质精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年度评议等制度,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尊重和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继续营造“愉快工作=愉快生活”的良好氛围。大力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教师敬业乐教、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严查侵犯知识产权和违反学术道德等不端行为,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严谨、创新、诚信的学术风气。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划拨专项经费,支持教师访学进修、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加大与韩国、泰国等合作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力度。重新修订教师职称评聘办法,改革教师职称评聘方式,实现学校依法自主用人,实行岗位管理、按岗聘用,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制定学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规格标准、准入程序和评价体系。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培训、挂职和锻炼。加强实验技术及教辅人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实验指导人员队伍。

3.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合理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学科专业建设急需的博士,柔性引进一批学术造诣深、具有领先水平的杰出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建设教学科研团队。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考评机制,加大各类人才项目的实施力度,集聚和稳定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实施特聘教师引进计划,按照重点突出、扶持特色的要求,引进业务水平高、学术造诣深、能带动本学科赶超省内先进水平的特聘教授。加大教学团队建设力度,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教学团队,重点支持以优势特色专业为平台组建的校级教学团队,争取创建省级教学团队。选派教师到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对口专业访学、深造,培养和储备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的校内优秀青年骨干后备人才。

4.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按照内外并举、在职为主、加强实践、形式多样的原则,有计划、分批次地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改革完善教师挂职锻炼制度,支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考取职业(执业)资格证书,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开展以加强教学基本功和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的讲课比赛、观摩教学等岗位练兵活动。积极对接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项目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项目,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体系为平台,引导中青年教师加强网络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六、全面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

1.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制定落实好国际合作交流规划,将国际合作与交流纳入学校和二级学院发展目标。与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创新教育国际化模式,发挥中德论坛成员高校作用,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全球性和区域性教育合作。争取多举办(承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支持学术骨干出国(境)进修或参加学术会议,通过合作办学、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逐步提高外籍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提高外教使用率,推动课程改革。

2.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做大做强国际合作优势项目。积极拓展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交流友好学校。2016年,与德国高校合作成立中德汽车学院,与荷兰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成立中荷农业科技研究院。进一步加强与韩国东西大学、水原大学、京东大学、泰国博仁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以及印度高校的合作,扩展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高校实质性合作。

3.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学生到合作院校交流学习、深造提升的平台,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健全学生交换、互认学分和学位互授(联授)机制,扩大派遣优秀学生出国学习和交流的规模。积极引进和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国际化课程和教材比例,实现本科英语口语课全部由外籍教师上课。充分使用政府和民间渠道的资金,设立校长奖学金,增强学校对来华留学生的吸引力。多方开拓留学生生源,扩大留学生规模特别是学历教育留学生规模。

七、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实施校地互动战略。把服务地方与推动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校地互为基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全面履行应用型高校的社会职能。依托寿光市软件园,全面培育校、地、园互动的办学特色,建立顺畅的校、地、园互动运行机制,使学校成为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要基地。支持软件园重点发展软件研发、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和高新技术四大类产业,加速培育和形成一批骨干企业,聚集和培养各类高水平人才,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2.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快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的模式,推进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组织实施产学研用与服务地方计划,制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支持奖励办法。积极鼓励从事应用性研究的科研人员,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横向合作,提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企业技术攻关排忧解难,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以服务求支持,以科研促教学,以成果促发展。构建校校、校企、校所技术创新联盟,完善技术转移促进和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产业化能力,打造社会服务品牌。继续做好“教授、博士企业行”活动,积极选派“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帮助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

3.传承创新地域文化。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提高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的举办层次,扩大参会人员范围,增强影响力。成立农圣文化研究院,加强农圣文化、海盐文化研究与宣传,争创以农圣文化为主题的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弘扬优秀地域文化。集中学校人文社科方面的研究力量,成立蓝黄两区发展研究院、寿光发展研究院,积极开展应用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政府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开展项目咨询服务,为地方政府决策建言献策,提供咨询服务。

4.提升成教培训水平和效益。充分发挥学校工科与农学优势,开展高端农技和管理专门人才培训。依托学校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终身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与潍坊市、山东省的战略合作,积极参与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智慧寿光等建设。成教学院、驾校、电大处、山东省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教师进修学校等各类培训机构,要不断拓宽业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八、营造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校园环境

1.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味。坚持用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深入挖掘学校办学过程中积淀的优秀精神文化,为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进一步充实校园文化内涵,努力培育应用型本科校园文化,着力提高校园文化的学术含量,建设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契合的制度文化、行政文化。树立文化品牌意识,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深入探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开展好校史研究,发挥好校史馆作用,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共识。突出诚实守信、敬业爱岗教育,进一步提升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素质。以规范学校标识文化为抓手,积极拓展文化素质教育领域,举办高层次的文化论坛和人文讲座,促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培育有影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2.建设平安和谐校园。落实好全面实行学分制后的管理服务,确保正常教学秩序。实施分年级、分层次、渐进式、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服务,提高学生满意度。进一步落实好“三包靠”制度,让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关注师生员工的诉求,让师生员工共享学校发展成果。健全情况信息汇集分析、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制度,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网格化”治安管理模式,努力形成校内综合治理体系完善、组织健全、责任落实、群防群治的新局面,做到安保队伍得力,防范措施到位,应急反应迅速,机制运转顺畅,为学校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文明教育,共建文明和谐校园。

3.建设智慧校园。探索新型高效的信息化工作机制,制定并推行学校信息化标准,加强校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建设,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校园综合门户等集成式平台,全面实施“校园一卡通”建设工程。制定落实信息化建设规划,全面建成智慧校园,使信息化建设更加高效地服务于学校各项工作。继续加强校园网建设,形成覆盖全校的无线互联网信息网络,推进校园物联网建设。以提升服务教学、科研能力为核心,建立健全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补充、馆藏结构优化、体现学科专业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图书馆服务支撑教学科研的重要作用,建成潍坊市重要的图书情报信息服务中心。

第四部分 重大行动项目

在继续深入实施“质量提升、科研突破、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文化校园、服务优化”六大工程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专业硕士申报、师资队伍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特色培育”四项行动。按照“顶层设计、科学组织、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注重内涵”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要求,成立重大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团队,制定行动实施方案,列出年度工作计划,加强行动实施过程与绩效考核,深入推动重大行动项目实施。

一、专业硕士申报行动

将专业硕士申报作为学校“十三五”期间实现办学层次提升的首要工作,予以重点推进。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申硕工作领导小组,选准申硕学科专业方向,集中人力和资源,实行重点攻关。按照申硕要求,突出现有优势,补足各项短板,迅速满足各项条件,形成省内比较优势。按照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条件推进特色学科建设,以农学、化工领域的特色学科为重点,在学科带头人引进、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建设、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标志性科研成果、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实现大的提升,达到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水平,力争“十三五”期间申报成功硕士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二、师资队伍优化行动

着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以培养造就适应应用型特色名校要求、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健全完善人事制度,以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为抓手,以高水平师资培养和引进为重点,以为举措,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为标志,使高层次人才在数量和分布上满足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使一批团队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力量。健全完善由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人事处统筹协调、二级学院具体负责、相关部门服务保障、目标一致、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的师资队伍优化行动责任机制。人事处牵头推进高水平人才引进与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教务处、二级学院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科研处、蓝工院、生物工程研发中心等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其它相关部门做好支撑和服务保障工作。各二级学院作为行动实施的主体单位,要按照学校相关政策,积极主动地做好组织落实工作。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学校统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各方面政策和资源,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工作和配套条件,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投入保障。落实师资队伍建设绩效考核机制,把推进师资队伍优化行动作为各有关处室、二级学院的“一把手工程”,纳入二级学院、相关处室责任目标和干部考核,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

深化教学改革,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立由分管校长牵头,教务处、督评与质量管理办公室、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作推进团队,组织制定并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各项标准,针对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薄弱环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扎实开展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计划、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实践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实施优质课程、网络课程与教材建设计划,加强精品开放课程及平台建设、优质教材建设。加大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支持力度,全面实施各类教学改革试点项目,调动全校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打造人才培养品牌。教务处、督评与质量管理办公室、评建办、二级学院要认真组织学习、落实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各项指标要求,规范日常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确保以优异成绩按时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各行政教辅部门、后勤单位、校办企业与软件园要自觉服务教学科研,努力提质增效,不断提高服务教学科研的水平和能力。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畅通的协调沟通机制,切实加强管理者、服务提供者与教师、学生、园区企业等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充分体现服务对象的主体地位,增强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效性。后勤保障要主动服务教育教学和科研,主动服务师生,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打造高效后勤,确保师生满意率达到90%以上。社会服务要切实增强针对性,各校办企业、成教培训部门、软件园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寻求合作,主动对接地方、企业,开展好社会服务,在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四、办学特色培育行动

学校要在改革发展中培育和凝练特色,形成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成立由分管校长牵头,教务处、科研处、二级学院、软件园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作推进团队,组织制定实施《办学特色培育行动计划》。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优化专业结构,培育特色专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本科优势专业,形成学科比较优势,提高专业规模效益和社会适应性,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依托学校自身的科研基础和优势,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面向国家、地方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力争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和行业重大需求项目,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形成科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凝练和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明确《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学校总体规划的实施,学校专项规划牵头部门、发展规划处及二级学院负责规划的具体实施工作建立各级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实施学校发展规划落实问责制,建立《规划》目标落实评价体系、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制度。发展规划处、各专项规划牵头部门、二级学院要将“十三五”规划任务分解到每年的工作计划中,分层次、分阶段推进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实。学校在“十三五”中期和末期,分别组织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检查,并公布评估结果。

2.推进重点工程实施和专项规划落实。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以加强学校关键环节为重点,组织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实现学校重点工作有效突破,推动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制定并落实好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科研发展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规划、软件园发展规划、产业及社会服务规划和国际合作交流规划等八个专项规划。继续深入实施“六大工程”,重点开展好“四项行动”。

3.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发挥学校党委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作用,保证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院、系等基层党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党务工作力量,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发挥党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带头作用。建立党建工作考评体系,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4.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能力。针对部分干部高等教育管理经验不足、理论水平不高的现状,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每年选派10%左右的干部到省内外高校挂职锻炼3个月。在校内成立干部学习培训班,邀请教育管理专家和其它高校领导干部来校上课、交流座谈,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干部的治校管理能力。改革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加强过程控制、期中检查和结果评估,提高干部执行力和服务意识。完善学生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机制,加强学生和服务对象对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测评,并将结果纳入到干部考核中。改革干部绩效工资发放办法,打破平均制,按照干部实际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工作贡献发放绩效工资。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予以奖励,对工作执行不力、服务意识不强、完不成工作任务的干部予以追责,对玩忽职守、渎职失职的干部予以调整或免职。切实提高干部的执行力和服务意识,以干部的优良作风引领和带动校风、教风、学风,以干部的优良素质推动“十三五”规划任务目标的落实。

二、推进依法治校

1.依法实施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校务委员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保证校长在依法行政中的执行权力,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进一步完善校务委员会的议事规则,明确决策内容,健全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拓宽和畅通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渠道,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推进制度管理。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优化学术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评价、职称评聘、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对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认定程序和办法,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充分发挥发展咨询委员会在学校重大改革和发展事项中的咨询指导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根据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修改完善《潍坊科技学院章程》,进一步明晰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组织框架、运行机制和决策程序,明确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修改完善教学、科研、师资、学生管理、后勤服务、财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健全决策机制,规范执行程序,进一步推进制度管理,使学校运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完善民主管理。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充分发挥教职工、学生、离退休老教师、校友、群团组织和民主党派在学校民主管理、民主办学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解决事关师生切身利益尤其是师生最关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权力保障机制。积极拓展师生意见反映渠道,发挥好师生声音、学校官方微博、公众号等平台作用,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完善多元参与的校内治理体系,加强议事协商,拓展师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的渠道。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把有限资源用于学校改革发展和服务师生员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党务公开,认真落实“三重一大”事项由校务委员会集体会议决策的制度。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尊重师生首创精神,凝聚师生智慧力量,大力营造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良好环境。

三、加大教育经费筹措力度

1.加强财务管理,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加强财务管理,增强财务风险意识,科学合理的运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服务寿光市、潍坊市、山东省、国家重大需求拓宽资金主渠道,最大范围地争取国家、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经费、科技经费以及其它专项经费。争取国家、山东省、潍坊市重大项目支持,提高学校的科研经费总量,同时增加人文社科经费。全面融入蓝黄两区建设和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改革,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2.提高软件园和飞翔产业集团的经济效益。建设经营好寿光市软件园,逐年提高盈利水平。加快飞翔产业集团的市场化运营,以市场化为导向,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和管理运营模式,转化和形成一支较大规模的主要从事技术研发与市场转化的专门队伍,致力于行业技术创新,争取更多的行业和市场的资金支持,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3.充分发挥学校科技产业的战略资源作用。充分发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工程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生物工程研发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作用,实现学校科技产业“孵化-培育-退出”的良性循环,形成“学校支持产业、产业反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在蔬菜花卉新品种研发、繁育、推广等方面尽快实现规模效益。在水产养殖、海洋化工、软件研发、动漫制作、农业机械等方面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学校获得收益用于转化其它科技成果或者补充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的不足。

4.增强学校自筹资金能力。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充分挖掘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增强学校自筹资金能力。千方百计加大校友会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校友会组织,建立校友信息资源库和校友联络机构,设立并完善校友会工作网站,形成渠道畅通的校友信息反馈机制。成立并运营好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切实加强教育发展基金的募捐与管理工作,加大募捐力度,努力使基金保值增值。

四、深化综合改革

1.建立完善学校理事会。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及学校章程设立由校内外各方面代表组成的理事会,充分发挥理事会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功能。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制定理事会章程,健全与理事会成员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全体会议;也可召开专题会议,或者设立若干专门小组负责相关具体事务。

2.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积极改革学校和二级学院运行机制,适当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适当扩大二级学院的权力,推进扁平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以学校为主导、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办学体制。学校对二级学院实施监督调控、战略管理和评估考核,根据各二级学院的类型、层次及学科专业的不同,在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办学规模、经费分配、教学科研设施上体现差异性,力求做到既分类指导又分级考核。借鉴新建本科院校的先进做法,充分征求二级学院的意见,重新修订院系工作考核评价方案和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注重过程管理和客观评价,并将考核成绩与干部的考核和奖惩挂钩,与二级学院教师的绩效收入挂钩。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逐步使二级学院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3.推进人事考核评价改革。整体推进干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考核制度改革。根据不同类型的岗位,建立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实施按岗分类考核。改革完善教师业绩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推进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管理机制,在职称聘任、绩效工资、科研资助、评优评先、访学进修等方面,向高水平、高贡献教师倾斜,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完善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绩效工资制度,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知识、技术、成果等直接挂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薪。

4.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积极推进以学分制为主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与学分制相配套的学生管理、教师评价等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习进程和任课教师的机制。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教学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标准。通过二级经费划拨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调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与改革的积极性,实现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建立由政府、学校、企业与社会共同参加的合作教育机构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通过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5.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强化科技服务地方的导向,成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机构,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保障体系,促进校地科技教育资源共享。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科技发展绩效评估机制,形成与目标和效益相衔接的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机制。特别是在加强政策导向、增强质量意识、重视过程管理、激发院所活力、建立专职科研队伍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科研管理体制,落实二级学院、研究所科研管理目标责任制,强化二级学院、研究所科研管理职能。

6.推进财务管理改革。加强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增强预算的严肃性,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务工作健康运行。优化支出结构,厉行节约,保证人员经费的支出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引进的资金投入,合理调整各单位的经费收入分配比例。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落实经济责任制,加强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财务监督职能,杜绝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加强资产规范管理,建立资产管理的分级负责制,提高资产利用率,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推进成本核算制度改革,制定教育成本标准,逐步完善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制、二级学院教育成本核算制、办学绩效考核制等。通过教育成本核算改革,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逐步建立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优化二级学院成本支出项目和比重,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7.深化后勤管理改革。进一步开放和规范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创新后勤管理方式,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优化后勤资源配置,精打细算,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后勤,实现后勤服务与师生需求互动发展。完善管理服务流程和规则,促进工作简化和业务创新,强化科学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学校土地、房产的统筹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益。做好教职工住宅区管理和配套服务工作,完善教职工住房管理办法,保证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和维护教职工利益。加强对物业管理公司的监督,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保障服务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师生员工身心健康。